近年来,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投资投机不断翻新,混淆了公众视听,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保护群众利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日,青海省有人通过APP、微信群参与投机虚拟货币(如MARK币)的投资理财活动,涉嫌非法融资,潜在风险较大。对此,当地金融监管局与青海省金融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的风险提示函》。
首先,人脉和跨界是显而易见的。犯罪分子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付资金,导致风险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海外服务器建立网站,本质上是针对国内居民,远程控制非法活动的实施。聊天工具群中部分个人声称获得了海外优质区块链项目的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有可能是诈骗。这些非法活动的资金大多流向海外,因此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和跟踪。
二是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不法分子利用热点概念进行投机,编造各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平台”进行宣传,带有空投“糖果”等诱惑,声称“货币价值只会涨不会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实践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的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犯罪分子还以ICO、IFO、IEO等名义发行代币。或者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在IMO搞虚拟货币投机,隐蔽性和迷惑性极强。
三是违法风险多。犯罪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货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线下开发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资,引诱投资者和开发商加入,不断扩大资金池,表现为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
上述违法行为以“金融创新”为噱头,本质上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难以长期维持资本运作。提醒投资者警惕虚拟货币投资风险,理性看待区块链、投资和财富管理,不要陷入以“金融创新”为噱头的非法金融活动陷阱,不要轻易相信奢靡的承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投资观,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住钱袋子,守护幸福家庭”。发现的犯罪线索可以积极向当地公安部门和当地办事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