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自微信官方账号——大鱼的数据生活,作者深恶痛绝。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后,各种与数据相关的概念就出来了。其实很多概念都没有权威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导致理解模糊。
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资产管理这四个概念现在频繁出现,但我还是无法有效区分。连续看了几篇老师的讲解文章,还是觉得有些歧义,于是有了这篇辨析文章,不一定准确,但至少反映了我目前的认知水平。
1、数据、数据资源及数据资产的定义
数据:指“原始数据”,即记录事实结果并用于描述事实的原始资料。
数据:指经过处理后具有经济价值的数据。注意这个值是未来的,需要人工判断。
数据资产:指可控制的、有价值的数据。
2、数据、数据资源及数据资产的区别
数据在某个地方,但你不知道它在哪里,所以这个数据对你来说不能称为数据资源;你知道数据在哪里,但是处理完就没用了。也不叫数据资源;你知道有些数据有潜在价值,但你还没有处理它。最多是数据资源。经过数据处理后产生经济效益的数据称为数据资产。数据是否具有资产属性,不是由数据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例子如下:
CRM系统建好之后,会有很多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原始数据。业务人员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价值判断,发现有些配置数据没有有效用途,有些行为日志可以用来完善客户画像。然后这些行为日志就变成了数据资源,被收集到数据仓库中进行处理,服务于营销,这些处理后的数据就可以被认定为数据资产。
3、数据管理与数据治理的区别
从狭义上讲,数据管理是具体的日常活动,数据治理是对活动的权力控制。一般有很强的目的性,多指组织机制、流程文化等。更好的数据管理依赖于数据治理的保证,而数据治理依赖于数据管理活动的投入。对于有一定数据管理水平的企业来说,数据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古代的开国皇帝靠管理称霸天下,却想靠治理创造盛世。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在进行中。我也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先做数据仓库,后做数据产品,现在从事数据管理。
4、数据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的区别
看到这两个葫芦娃真的是两眼一抹黑,不过还是通过开人物发现了一些秘密。我是这样理解的:
数据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让数据本身获得更高的价值,让自己成功,通过自己的成功让别人成功;数据管理的目的只是基于数据运行应用,一般是为了让别人成功。就像DBA做的事情一样,数据本身的价值提升与否并不是关键。
现在数据资源管理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数据让自己成功之后,别人也会因为数据的成功而更加成功,也就是具有乘数效应,这是数据资源独有的特性。
5、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的区别
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会比较傻,分不清,但是要注意,数据资产管理的起点是数据资产,终点是数据资产,而数据资源管理的起点是数据资源,终点是数据资产。当数据资源被处理成数据资产后,数据资源管理就退出了舞台,下一步就是数据资产管理。
例如,创建源系统的数据目录就是数据资源管理的范畴。数据资源入湖后成为数据资产,对数据资产的处理属于数据资产管理的范畴。但是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资产管理采用的方法可能是类似的,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标准管理等等。
当然,数据资产管理除了数据资产的处理,还包括数据资产的流转、评估和运营。
在一个概念没有权威定义的时候,我采用的方法是把常用词汇拆解一下,了解本质,然后尽量绕开,比如资源、资产、治理、管理等。不然真的很混乱。当初提出这些新词的人,可能没有仔细想过,与他们无关。但如果大家都想引用,就必须统一认知,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反正我看到这几个字也挺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