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IPO注意到,4月30日,吉林易联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摘要和2022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79.89%;净利润2531万元,同比下降51.06%。2021年,易联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下降8.47%;净利润5172万元,同比下降76.54%。
2017年至2020年,易联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33万元、1.63亿元、9.56亿元和15.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97万元、-1.5亿元、1.53亿元和2.24亿元。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易联银行总资产607.13亿元,总负债574.48亿元,不良贷款率1.69%,拨备覆盖率153.75%,资本充足率11.48%。其中,消费贷款业务总投资13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31亿元;小额贷款业务累计投入36.8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97.20亿元。
2021年,易联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47%,但净利润却下降了76.54%。年报显示,2021年信贷减值损失高达9.45亿元,而易联银行2020年和2019年均无信贷减值损失。根据年报披露,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银行业务损失的风险。由此看来,9.45亿元的信贷减值损失,还是亿联银行计提的坏账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吉林易联银行是全国第四家互联网银行,东北首家民营银行。2017年5月,钟发金控、吉林三快科技(美团)等7家知名民营企业在长春创立。股东姓名及持股情况如下:
与此同时,易联银行净利润大幅下滑,2021年还两次遭遇监管处罚。2021年1月19日,易联银行被吉林银保监局罚款20万元。处罚原因是未能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
2021年4月6日,易联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罚款164.4万元。处罚的理由包括:1。未准确、完整、及时提交个人信用信息的;二、未按规定提出异议的;3.未按规定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的;四。为客户开立匿名和假名账户。
新经济IPO注意到,刚刚成立五年的亿联银行已经换了两次行长。第一任行长戴兵是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任职不到一年就因个人原因辞职。第二任总统张于2018年5月就职。他任职三年,因身体原因辞去总统职务。2021年10月,易联银行迎来了第三任行长。10月22日,吉林银保监局公布回复:经审查,核准王玉海吉林易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易联银行现任行长王玉海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运通有10年风险管理经验。在广发银行工作7年,历任信用卡中心首席风险官、总行零售银行首席风险官、零售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行长助理)。2017年,先后担任万达普惠网络信贷有限公司CEO、睿至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联合银行官网披露,该行与美团、JD.COM、百度、微信等平台建立了广泛的连接,创新金融服务,在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普惠金融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创新实践。尤其是消费金融场景,通过秒级响应的极致体验,千人千面的差异化定价,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新经济IPO注意到,今年3月1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批亿联银行起诉借款人的判决书。边肖翻阅多份判决书后发现,这些借款主要发生在2018-2019年,借款日利率为0.05%(相当于年化利率18.25%),罚息利率在约定利率水平上上浮50%。但根据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布的反馈,易联银行也与环百、小英卡贷、分期乐、滴滴贷、平安银行等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2021年12月31日,有网友发帖反馈正在还App贷款,放贷机构为易联银行。借款时,他们需要签担保合同,不签就不能借到钱。他们变相强制收取高额担保费,变相提高借款利率。根据这位网友上传的截图,借款日期为2020年12月28日,借款金额为13200元,每月还款1326.04元(含本息1145.2元,担保费180.84元)。按此计算,这笔贷款的实际年利率高达36%。根据网友上传的《亿联银行委托担保合同》截图,应付担保费总额为2170.95元,而网友实际承担的利息费用总额为2712.42元。按此计算,这笔贷款年利率为36%,其中80%来自担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