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发酵,保时捷“减配门”终于从圈内车主维权、大V抵制演变成一场全网声讨的舆论危机。
事件起因是“配量减少但价格不降”。大量车主投诉保时捷将车辆应有的“电动转向柱”缩减为“手动转向柱”,保时捷之前承诺的“免费升级”也改为只提供价值2300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
更让车主感到不公平的是,保时捷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对电动转向柱的配置问题有“双标”解决方案。
一位保时捷车主对新浪财经表示,“经销门减少”反映了保时捷品牌“店大欺客”的问题。他甚至透露,保时捷一直有鄙视链,对入门级车型的车主区别对待。
“双重标准”对待国内外市场
对入门级车主的歧视?
4月27日,保时捷Taycan Cross Turismo国内首发直播。然而,新车上市直播间却变成了大规模的“翻车”现场,大量保时捷车主通过刷礼物的方式在线维权。
不少车主投诉,保时捷将车辆本应有的“电动转向柱”降为“手动转向柱”,保时捷之前承诺的“免费升级”也改为只提供价值2300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然而,在4S商店安装电动转向柱的费用约为3万元。据了解,涉及的车型包括911、卡宴、Macan等。
根据保时捷官网最新显示,目前除911 Turbo S系列、Cayenne Turbo系列、Taycan系列、Panamera系列外,14/18向电动座椅均不包含转向柱电动调节和转向柱位置记忆功能。
对于前述车型,电动改造柱还是可以配置的,有保时捷车主表示,可能是不同档次的保时捷车主内部权衡的结果。“911 Turbo S和Cayenne Turbo是保时捷最贵的系列,价格在200万左右。Panamera的车主一般都是企业主,所以保时捷不敢减少这些车型的配置。Taycan是一款电动车,保时捷一直在推这款车,这款车在4S的门店一直有优惠。”
保时捷车主还透露,其实保时捷一直有鄙视链,对入门级车型车主区别对待。他说,几年前,Macan车主被保时捷从新车发布会的邀请名单中剔除。这是因为,相对来说,Macan是最便宜的,大部分车型都在50-60万元左右,而保时捷其他车型都在百万元以上。
让“减配门”车主感到不公平的是,保时捷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对电动转向柱的配置问题可能存在“双标”解决方案。据了解,对于一些有认证要求的海外市场和车型,保时捷不仅有补偿,未来还会继续搭载电动转向柱。
电动转向柱是方向盘的电动调节装置,是保时捷“舒适进入”功能的基本配置。与记忆功能联动后,可以通过电动转向柱调节方向盘,找到最适合驾乘人员的高度和位置。相比之下,手动转向柱虽然功能大致相当,但体验不如电动方便,对保时捷车主来说也有心理落差。
每三辆售出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
保时捷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傲慢?
4月30日,保时捷以《保时捷中国致车主的一封信》回应“不减配”。保时捷解释,部分车辆将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转向柱,主要是因为全球缺芯。
保时捷表示,目前还无法估计电动调节功能相关芯片的到货时间。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时捷总部被迫取消了st的回收和置换计划
保时捷原本希望通过回应来获得外界的理解,结果反而引起了更多的不满。5月10日,针对保时捷“减配门”,国内众多车评人集体发声,希望保时捷能公开道歉,其中包括数千万车迷博主。
据新浪财经了解,目前已有部分车主开始集体维权,正在沟通中。
过代理人收集材料。车主要求保时捷方面进行“退一赔三”的补偿。
此外,也有车主收到保时捷给出的新一版合计17300元的补偿方案:“交车时的3500元代金券+芯片成本2300元维修基金+客户补偿11500元维修基金”,只不过这部分补偿依然是以代金券而非现金的形式发放。
近7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30.19万辆,其中在华累计交付9.57万辆,同比增长8%,占比超30%;2022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6.84万辆,中国市场交付量达到1.77万辆。
保时捷在转型电动化的过程中,更离不开中国市场。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的电气化新车占比达到了18%。保时捷还计划在电气化和数字化方面投资100亿元,以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化。
如今,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来自中国。不过中国消费者似乎并没有得到保时捷给予的应有尊重。针对减配一事,截至4月底,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97名消费者参与集体投诉,保时捷也因此登上了4月黑猫投诉汽车品牌黑榜的首位。但是截至发稿,保时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回复率和结案率均为零。
“减配门”出圈后,不少网友也开始“吃瓜”。有网友说,这就是保时捷的傲慢、无耻、无视,自认为高端品牌,他们可能自以为想买保时捷的无论如何还是会买,那些意见反馈都是来自“买不起”的。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因缺芯减配并非个别现象,包括宝马、奥迪、特斯拉等在内的众多车企,都曾因为缺芯而对部分车型进行减配。不过,大部分车企的处理方式均是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并给出解决方案,无论直接降价或制定补装时间表,均明确告知消费者。
如宝马曾取消部分车型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手机无线充电及WiFi热点功能,并下调车型价格。直到芯片问题缓解后,宝马才宣布后期继续加装相应配置并恢复售价。
保时捷目前在国内市场中共在售6大系列产品,配置车型多达70多款。而近来,受到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综合因素影响,保时捷针对旗下部分车型进行了配置调整和价格上调,调价车型占全部在售车型的7成左右,涨幅区间在5000元-25000元不等。
一边接受品牌方的调价,一边却得不到相对应的服务,甚至还面临减配维权,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何时才能看到保时捷放下傲慢?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徐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