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Cookies
重庆有句话,“去南山看夜景,去解放碑看美女,去金科买房。”
在金科股份实际控制人黄红云与其前妻陶宏亚的股权之争告一段落后,外界对金科的关注也从吃瓜、看戏回归到了企业经营本身。
然而,金科刚刚跳出股权分置的坑,又掉进了业绩下滑的坑。2022年一季度,金科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同比下滑164%,由盈转亏。
更令人担忧的是,金科已经连续两个月进入上交所的连续逾期名单。近日,金科系理财平台小金亚被曝违约。
面对近300亿的短期债务,金科的现金流还能撑多久?
一季度规模由盈转亏。
2021年,金科销售额1840亿元,同比下降17.56%,销售面积19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23%。
随着规模的下降,金科的收入不会增加,利润方面将面临压力。
2021年,金科股份营收1123.1亿元,同比增长28.05%;毛利率为17.22%,同比下降5.9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36.01亿,同比下降48.78%。
金科毛利率的下降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主要原因是2021年的结算项目主要是2018-2019年前后的土地收购和销售。这些项目的拿地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地价占售价的比例上升,毛利率下降。
导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主要受拿地成本上升影响。2021年,金科毛利率同比下降5.94个百分点,导致毛利减少9.74亿元;
二是受房地产调控和现金流影响,金科对预计减值的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21.62亿元,同比增长427%;
三是受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收入减少影响,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5.09亿元,同比下降39.06%。
2021年房地产行业很难。从业绩来看,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的处境更加艰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亿平方米,销售额2.9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8%和2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7%,同比回落24.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7.5%。
受国内疫情影响,4月房地产销售数据继续走弱。柯睿数据显示,4月房地产百强企业销售额为4284.7亿元,环比下降16.2%;同比下降58.6%,降幅较3月份有所扩大,处于近年来单月业绩同比下降的最高水平。
202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销售、投资和建筑均同比大幅下降。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金科的销售数据也很难看。2022年第一季度,金科的销售额为211亿英镑,同比下降57%。
销售端表现差,业绩端更不堪。在2021年年报中,金科将利润下滑称为短期压力,但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公告,利润下滑可能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金科营收126.72亿,与2021年同期的123.98亿基本持平;毛利率为10.69%,同比下降9.3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2.94亿,同比下滑164%。从盈利到亏损,恐怕2022年的情况会比上一年更艰难。
现金流紧张的巨额短期债务
尽管第一季度的业绩不佳,但金科在业绩会上表现得更加乐观。该公司的管理层表示,“从长远来看,自2022年起,全球许多城市
“三条红线”指标中,金科的现金短债比不符合要求。对此,公司管理层解释称,“就现金与短债的比例而言,由于货币资金余额减少,同时在会计处理中考虑了部分年份具有回售权的公共债务,导致阶段性下降至1倍以内。”此外,金科表示希望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率在年内增加一倍以上。
金科的愿望是好的,但2022年3月底,金科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208.16亿,公司短期贷款为43.28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37.0。
2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合计为280.30亿,现金短债比进一步降至0.74倍。金科的现金短债比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差了。显而易见的是,金科手上的现金根本无法覆盖短债,公司现金流十分紧张。
想要解决现金流问题,无非是通过销售回款或再融资这两种途径。然而,眼下地产销售端不景气,金科便将注意力瞄准在融资端。公司财务负责人宋柯表示,金科股份正在筹备发行20亿元的小公募,偿还未来两笔本金共19.46亿的到期债券。
除了在市场上募资,金科还向实控人黄红云的女儿黄斯诗借钱。黄红云与前妻股权分割结束后,黄斯诗将其持有的金科股权全部清仓,套现6亿。套现之后,黄斯诗又向金科子公司金科企业提供一年期1.2亿元借款,年利率10%。
在巨额的短期债务面前,如果金科需要黄斯诗的1.2亿来救急,或许表明金科的现金流已经岌岌可危了。
商票逾期旗下理财疑似违约
2022年以来,各地房地产纾困政策加速出台。仅“五一”假期,梅州、连云港、无锡、岳阳、徐州、赣州等地就发布或执行了稳地产新政,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例、放松限售、降低土拍保证金、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等多项措施。
金科认为,眼下正是政策传导的关键时期,保障公司持续稳健经营,不出现信用风险,企业才能最终受益。
基本上,房企只要还有偿还能力,都会尽量保证公开市场债务不出现违约。因为公开市场债务一旦违约,给房企带来的信誉打击十分沉重,也会堵死房企公开市场的融资渠道。
2021年,金科累计完成公开市场债务兑付8笔次,兑付金额超106亿元。从近期要发行20亿小公募保债券兑付的动作来看,金科的公开市场信用风险暂时不需要担心。
然而,金科近百亿的商票却无法让人放心。自2021年年底以来,金科股份多次被爆出拖欠供应商工程款、商票逾期拒付,甚至员工理财出现逾期等诸多传闻。金科也多次出来辟谣,但各方声音依旧此起彼伏。
金科能否度过这轮地产寒冬,不是只靠公司高管的一厢情愿,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而这主要取决于金科的资金实力。倘若金科的资金储备不足以偿付债务,融资端和销售端均无法提供充足的弹药,金科的现金流能扛多久,便是金科的债权人、投资人和业主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