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湖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打击整治各类经济犯罪取得的新成效,分析解读湖北省经济犯罪特点,并就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给出提示。此外,还公布了5起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湖北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成效
2021年以来,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4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94人。其中,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在全国20个省市抓获非法集资案件逃犯385人,起诉外省已定罪罪犯28人,破获非法集资案件205起,新发案件同比下降49%。
据会议介绍,湖北省经济犯罪高发主要集中在非法经营、虚假骗税、合同诈骗、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职务侵占等方面。在各类经济犯罪中,涉及非法集资的经济犯罪的受害群体和受损金额占了很大比重。涉及私募股权基金、点对点借贷、投资理财、金融创新、养老项目、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呈现出跨地域、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大等高危特点,且非法集资、传销、电信诈骗、合同诈骗相互交织,因此一直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2021年,全省开展解决非法集资案件专项治理,全力推进案件成功侦破,破案率达90%。今年将进一步开展非法集资积案攻坚行动,全面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领域风险。
湖北公安机关专项治理在打击经济犯罪中的作用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持续开展维护良好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共破获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900余起。侵害企业利益的;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55余起,捣毁生产、储存、销售窝点96个,涉案金额5亿多元。在“猎狐2021”专项行动中,尽管国际形势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仍从境外追回5名经济逃犯。
湖北省公安厅还发布了5起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包括黄石王某等人涉嫌传销案、十堰熊某涉嫌骗取贷款案、宜昌白某峰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荆门李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武汉常某等人涉嫌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等。
2021年9月,黄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传销警情和线索后,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查明王某、王某、刘某等人打着国家支持重点工程的旗号,诱骗群众每人出资3800元成为传销成员。利用虚假宣传、集中上课和集中居住等管理方式,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的犯罪事实。随后,制定周密的侦查方案,组织警力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摧毁传销窝点25个,抓获涉案人员54人,刑事拘留12人,缴获物证、书证一批,摧毁了河南、江西、湖南等6个省份的传销犯罪团伙,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2020年9月,十堰公安经侦部门对Xi立案侦查
宜昌白某峰等人涉嫌非法经营罪。2020年4月,宜昌市宜都经侦大队发现,犯罪嫌疑人白某峰大量购买空壳公司银行账户,涉嫌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非法资金结算服务。白某峰等人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付功能,购买聚合软件,雇佣软件技术人员搭建非法网络支付平台,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资金结算服务,涉案金额共计43.14亿元。2022年2月,白某峰等14名犯罪嫌疑人被宜都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其中,三名主要嫌疑人分别被判处六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违法所得4454万元。
普通人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湖北省公安厅:“看四遍,想两遍,等一夜”
发布会上,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张兵介绍,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不断变换作案手法,打着金融创新、绿色转型、健康养老、投资债权、共同富裕等旗号,或混淆、偷换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概念,编造虚假投资项目、理财产品,通过宣传背书、现场观察、观摩等方式,做出“还本付息”、“高回报”等承诺。
公众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湖北省公安厅经侦部门向全省推荐了“四看两想一夜”的方法。
“所谓四看,一看融资的合法性,除了是否取得企业的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的金融许可证或者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批准;二是看宣传内容,看是否含有或暗示“保本、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亏”等内容;看商业模式,是否有实体项目,项目的真实性,
资金投资去向、获取利润方式等;四看参与人员,是不是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居多。”张兵介绍,“三思”包括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有关领域、项目、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有关项目、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切忌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因为你看中了他的高息,他看中了你的本金。”对于“等一夜”,张兵特别强调,遇到相关投资集资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朋友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的意见,或者向有关部门进行问询,可以考虑拖延一晚思考成熟后再决定。
黄石警方打掉一传销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