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颁布,养老储蓄业务即将推出。
5月13日,银监会在吹风会上表示,相关部门正在与央行研究启动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工作。据悉,试点银行初步计划由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组建,并将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初步考虑为100亿元,试点期限暂定为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3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就表示,养老储蓄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养老金储蓄业务计划由四大国有银行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
继养老融资试点和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出台后,养老储蓄业务即将推出。
据悉,银监会相关人员在今天的通气会上表示,为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的供给,银监会正会同央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
参与养老储蓄试点的银行初步计划由工、农、中、建四大行在部分城市进行。单家银行试点规模初步考虑为100亿元,试点期限暂定为一年。
同时,银监会表示,本次试点的具体养老储蓄业务兼顾了普惠性和养老性,产品期限长、收益稳定、本息有保障,能够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具体的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整取三种。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档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银行存款产品最长期限为5年,而这款养老储蓄产品最短期限为5年,最长期限为20年。存款期限超过普通银行定期存款。
养老金储蓄试点的推出已经提上日程。
关于养老储蓄问题,早在今年3月初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表示,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针对中低收入者的商业养老业务也在筹备中。
与此同时,3月5日,银监会和央行在《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联合发文中提到,支持商业银行研究老年储蓄产品,探索老年储蓄业务试点。
5月10日,银监会在《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上表示,支持和鼓励银行业和保险机构合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等养老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养老理财规划、资金管理、风险保障等服务。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为规范养老金融发展,银监会还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该类业务时体现养老属性。产品期限符合客户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征,对资金归集设定了相应的绑定要求。
此外,通知还提到,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客户提供长期、终身养老服务,探索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健康、长期护理等服务的对接,丰富养老支付形式。
银行将有利于莫
穆迪认为,随着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增长,银行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托管佣金。随着参与者重新分配个人收入和资产,一些个人储蓄将转移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但这部分个人养老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和股票后,最终会转为同业存款和企业存款。
此外,穆迪还预计,如果个人养老金制度大规模实施,将提振对养老金资产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从而使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增加投资顾问和基金管理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