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疫情也救不了奄奄一息的日常美食。
4月2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NASDAQ:MF)宣布,该公司无法在2022年4月30日的最后期限前提交2021年年报。
公告称,每日优鲜董事会独立审计委员会在专业顾问的协助下,正在对若干事项进行内部审查,包括公司与若干第三方企业之间的交易。在审计委员会完成审查和公司评估结果之前,公司不能提交表格20-F。
无法提交年报,无法调查与第三方的交易,这些不免让人思考。是天天电闪雷鸣的节奏吗?
事实上,每日优鲜目前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内部的问题刚刚出现,外部的风险已经把公司推到了退市的边缘。
根据纳斯达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股价连续30天跌破1美元,就会收到退市警告。游仙的每日股价从4月20日跌破1美元,到5月17日已经过去了19个交易日。未来11个交易日,如果股价不能回到1美元以上,游仙将面临退市的严重后果。
目前来看,游仙每日股价重回一元的希望似乎不大。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3美元。开盘当天,其股价最高达到11美元,收盘9.66美元,随后开启暴跌模式,一路下跌。截至5月17日,游仙每日股价收于0.28美元,较13美元的发行价下跌98%;市值也从首日的25.85美元缩水至6700万美元。
每日优鲜在公告中披露了2021年预计业绩。2021年第四季度,游仙每日净亏损预计为7.2-7.5亿元,2021年,游仙每日净亏损预计为37.37-37.67亿元。
2018-2020年,日鲜收入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61.3亿元;收入在增长,但盈利能力在恶化。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2.98亿元、-30.96亿元和-16.56亿元。也就是说,从2018年到2021年,游仙累计每日亏损10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游仙天天上市前,以95亿元获得8轮融资。2021年上市融资约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5亿元),累计融资金额约114亿元。
这意味着,四年来,天天优鲜一直在折腾所有投资人的钱和上市的钱,但不仅没有盈利,自己的出血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近两年疫情,居家隔离的生鲜配送需求如此刚性,日常生鲜无法扭亏为盈。越来越大的亏损证明这是一个完全行不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死胡同。
事实上,每日优鲜在财务上已经彻底破产。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每日优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1.72亿元,但其流动负债却高达32.23亿元。在经历了第四季度的又一次大亏损后,游仙的日常现金流已经枯竭。
从2021年6月到今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日常美味的价值就被破坏了。这场悲剧,让无数风投投入的风投血本无归。
上市前夕,游仙的日价值突破30亿美元,青岛国资投资20亿人民币入股,这大概是游仙每天最美好的时刻。那一刻,每日优鲜的投后估值达到230亿人民币。
可惜,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中国最有实力的投行腾讯,连续五轮投资的CICC、苏州长树国资、上海国资都接近于零。
尚不清楚上述创投机构在游仙天天上市后是否采取了做空措施对冲投资风险。不过,就IPO而言,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股东中损失最严重的是国有资产。例如,2020年12月,青岛国鑫、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实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人民币(约3.06亿美元),估值约30亿美元。青岛国资以5.27美元/股优先股的价格持有5499万股F系列优先股,日优鲜优先股与ADS的比例为3: 1。因此,青岛国资持有每日优鲜ADS的成本约为15.81美元。青岛20亿元的国有股,现在只有526万美元(5499/30.2847),亏损98.2%。
再比如,和青岛国资一起的,还有上海、江苏的国资。
2020年5月15日,日保费3530。
万美元的对价向中金共赢启江(上海)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启鹭(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发行669.61万股F轮优先股,折合每股优先股价格为5.27美元。这两家有限合伙的管理人都是中金公司,其中中金共赢启江的LP清一色的国资:上海、江苏以及铜陵国资。中金带领的上述三地国资出资的7060万美元,如今账面上只剩下127万美元。江苏常熟国资投入3600万美元,如今账面只剩下65万美元。
每日优鲜的大崩溃,对于任何风投机构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教训,不要轻易赌赛道,不要轻信任何一个吹到天花乱坠的创始人。
是的,说的就是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当初,徐正夸海口要“鲜到千亿”,如今,徐正连1个小目标也保不住了。徐正通过海外立岸信托持有每日优鲜12.2%的股权,如果没有采取做空对冲措施的话,徐正的股份价值也几乎归零了。不过,对于前两年高喊大跃进口号的徐正来说,拿了投资人110多亿豪赌一场,即便每日优鲜归零对他又有什么损失呢?